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2的文章

不購物一個月:5月14日至6月17日 (上篇)

自從自己記下每個月買甚麼東西以來,共購買/增加了111件物品,8個月以來平均每月14件……真可怕,離極簡生活十分之遙遠。 坐言起行,從現在起不購物一個月,給自己一個冷靜期。而結束日子定於6月17日,是因為618想買淘寶…哈哈,真沒救了。不過,這次是為了給自己買一些日用品:替換現在的一批襪子…… (小心湊單陷阱) 來看看一個月 (五周) 後,挑戰是否成功吧!

4月結:有錢人的選擇權—聊聊保險

話說3月我不小心意外受了小傷,但看醫生的經歷真的唏噓。看急診不計,從門診、到專科門診、再到物理治療(私家),治療費一處比一處高,我本來受傷時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小問題,但原來康復期長達三至六個星期,而且有些人的還會變成“手尾長”的問題。 因此我也不敢怠慢,在看了三次醫生,對自己的病情還是不太清楚的情況下(醫生的處理很直接:開藥、開假,給我下一步直接的指示,我提出疑問時,醫生才急匆匆地回覆我,我亦明白門診病人數真的很多…也不敢打破沙盤地問下去。),表示我會自然隨着時間完全康復。 我看完病很高興,想着自己可以完全康復,不怕“手尾長”。但保險起見,再去看看物理治療 (畢竟醫生也是人,也有侷限性嘛)。而物理治療師卻告訴我是有病人最後沒有自行痊癒而是留下了舊患的一些案例,直接給我治療了(痛)……但因為我傷的位置比較難康復,仍在治療中。 這一個月的求診經歷,真的有點徬徨,醫生只給下一步的指引,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受傷情況,到我看專科時,醫生更表示我會自然痊癒,我自行感覺是否痊癒,可以不用復診,甚至說我需要假紙才來覆診…… 而我可以在門診不清晰時,選擇去看專科,看專科後不肯定時選擇去私家診所看物理治療,治療費用從百幾到幾百,再到差不多一千,我都可以負擔,有部分原因是因為買了保險。(簡直就像保險推銷員)。 實際上我已繳了幾年保險金,但一次都未有使用過(萬幸),但這次有需要的時候(倒霉),真的給了我選擇權,因為我可以不用考慮治療費用,只需考慮怎樣的治療對我的傷是最好的。(其實有小部分費用還是要自己付,但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錢不是問題的時候,就像有錢人一樣哈哈(但其實有錢人通常都會買好保險,保護自己的財富)。保險的作用就在這種時候發揮,我休假在家,收入減少,如果還要自己付一筆錢去治療(而且在治療的時候其實並不能預計要多少次才能痊癒),相信會有一定的壓力。我這還是小傷,本來還預計不到要好幾週才能痊癒,萬一得了的是以月計的疾病或傷患呢?那份壓力一定大得不得了。 所以,保險還是要買足,尤其是醫療相關的保險,只要有去看病的經歷,一定會感覺得醫療費的昂貴吧,尤其是去私家專科醫生、牙醫,費用都是很高,而且越來越高,就算我有公司 / 政政的保險可以付一部分,對我來說還是很昂貴,會優先選擇不費用不那麼高的醫院。 財務自由,重點在於自由,在於可不用為錢工作,自由選擇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而購買保險是去購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