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3的文章

11月:明年想要休息一年,有些掙扎

           老實說,我是真的覺得工作很疲憊,很需要休息。如果我能滿足於現狀,每天只辛勤上一天班,下班看手機,吃飯洗澡睡覺,週末出去吃吃喝喝玩玩,那我現在的工作真的很好。          但我討厭把自己出賣換取金錢,做着這些對自己來說意義不大的工作,並不會讓我開心,只能成就別人的夢想。我想很多人都是如此,一方面討厭打工,一方面又沒有能力跳出打工,因為自身沒有足夠的實力去獨當一面,賺到足夠的生活費,又或者即便是夠了,但還有想達成的願望,而無法走這一步。 ==================================== 2023-12-01: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2022年) 1,079,222.35 6.43 8,986.36 躺平資產達成% (200萬) 2023/12達成% (110萬) 年化收益率(連收息) 54.85% 98.11% -0.30% 2023-11-02:和一年前對比,資產增加了約20萬,財自資產目標降低了120萬(少奮鬥好幾年),現在是280萬。因為計劃工作到年底,所以這幾個月都在漸漸增加收息股票的比例,逐漸入手一些8%的股票。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2022年) 961,450.10 6.35 8,986.36 財自資產達成% (280萬) 2023/12達成% (110萬) 年化收益率(連收息) 60.26% 87.40% -1.94%

10月結:依舊是有快樂有不快樂的一個月

          將財自資產目標降低了,比起一步到位,更加想先不用上班,即使要消費降級也不要緊。不知道是不是過了七年之癢,對現在的工作越來越不滿,要花時間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真的很可悲,在這份工作裏找不到成就感,反而是挫敗感。          雖然給自己一個Deadline,就是做到今年底,用到年底的人工收入,加上過去幾年供的強積金,給自己一年的時間休息,和尋找其他的可能性。          但老實說,只是這樣計劃,我就已經有很強烈 的焦慮感了。 不工作後的消費水平一定要大幅度降低,只能夠花在必需品上,對比自己過去的消費方式,真的能夠做到嗎? 讓自己重新投入市場,過去幾年,雖然自己一直有努力,但其實在職業方面的技能並沒有太多的提昇,跟別人競爭似乎非常困難。沒有很有用的經驗,跟剛畢業的人比起來,僱主也許會更傾向於吸收新血? 將要面對的父母、親戚的壓力。 11月再說說我的計劃和想法吧。 ==================================== 2023-11-02:和一年前對比,資產增加了約20萬,財自資產目標降低了120萬(少奮鬥好幾年),現在是280萬。因為計劃工作到年底,所以這幾個月都在漸漸增加收息股票的比例,逐漸入手一些8%的股票。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2022年) 961,450.10 6.35 8,986.36 財自資產達成% (280萬) 2023/12達成% (110萬) 年化收益率(連收息) 60.26% 87.40% -1.94%     10月資產小結( 2022-10-31) :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過去12個月) 766,112.66 5.34 8,093.49 財自資產達成% (400萬) 2022/12資產達成% (100萬) 年化收益率 (連收息): 19.15% 76.61% -4.02%

9月結:籌備轉工

         轉工的念頭其實出現了很久,但自身不太有競爭力,不知道可以轉工做什麼。拖着拖着就一直在目前的工作繼續做,但最近越來越覺得這份工作消耗了自己太多精力,比起人工的「性價比」不高,所以決心要轉工。並且開始準備自己的CV,有所行動,想起要換工作就高興,看來自己真的不喜歡繼續做這份工。          自從有了100萬之後,感覺安定了不少,雖然不夠財務自由,但感覺就算不做現在的工作,也可以撐一段時間,甚至乎有種大不了去一個物價便宜的地方,慢慢發展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現在還不到那一步,目標是再過5年,有200萬,加上自己投資更成熟時,再脫離全職工作(為興趣除外)。 10月7日: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2022年) 999,678.68 8.28 8,986.36 財自資產達成% (280萬) 2023/12達成% (110萬) 年化收益率(連收息) 35.40% 90.88% -0.69%    

8月結:找自己生活的節奏

         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但成就就各不相同,幸福感也相差很遠。          我想要財務自由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時間不夠用,總是不夠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其實人的欲望是沒有盡頭的,遊戲模擬人生裏面人的念頭不斷地冒出來,一個接一個的,不等你完成上一個,下一個願望又冒出來了,而能夠保留的只有4個欄位,其餘的念頭過一陣子就會消失掉,每個願望達成能有不同的獎勵。            這真的非常寫實,人想做的事情有無窮無盡的多,但人生是有限的,必需要取捨。每人每天都是24小時,怎麼運用是人生的重要課題。但我也是這個月突然想明白了,雖然我每週必需要花40小時在公司,加上通勤時間大概是45~50小時,餘下的時間不夠我去做到我所有想做的事情,我該做的不是煩惱我要盡快財務自由,之後就能夠每週多出50小時去做我想做的事情,那樣雖然很好,但到時我也還是不可能夠時間去完成我所有的願望的。          我該做的是利用我現有的,沒賣出去的時間,取捨要做哪些最重要的事情。同時按照自己的投資計劃,按部就班地早日達成財務自由,買回那每週50小時(每天約7個小時)的時間。          每月出糧一次,對比我的心急真的是太慢了,之前一直會時時想着,浪費掉不少時間。但財富累積就是需要長時間才有效果,而財務自由不是我的人生目標,我該把自己的專注力和心思,放在我可以運用的時間上。 9月2日: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2022年) 1,008,177.72 8.18 8,986.36 財自資產達成% (200萬) 2023/9達成% (100萬) 年化收益率(連收息) 50.41% 100.82% -0.59%

7月結:100萬達成,總算有了第一桶金

          值得紀念一下的日子:2023年7月15日,達成了100萬的里程碑。          然後又要繼續返工,每個月儲10,000,有了第一桶金,滾存第二桶金的速度就可以加快了。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2022年) 1,014,247.76 8.09 8,986.36 財自資產達成% (280萬) 2023/9達成% (100萬) 年化收益率(連收息) 36.22% 101.42% 1.13%

6月結:618花了一點,離100萬越來越近了

         現在心情是很想存錢的心情,雖沒辦法像那些慳錢達人那樣,但至少要做到應使則使。在努力當中。          盡快讓自己練習好斷捨離,學會極簡,懂得拒絕非必需的東西,也能節省時間和金錢。 =========================================================================          股市 6月一直慢慢升上來,美股升多些,港股升少些,本月買賣依然是慢慢月供,但我的資產總值就升到將近100萬,9月達成第一個100萬的目標似乎有機會實現了。          6月沽清PLTR,個股數量減少至9個, 想賣出的ETF還有2個。          7月開始想逐個月月供少少港股,雖然沒有之前那麼低,但現時有些股息率都不錯,可以買來收息。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過去一年) 954,074.21 8.01 8,986.36 財自資產達成% (280萬) 2023/9資產達成% (100萬) 近似年化收益率 (連收息): 34.07% 95.41% -0.38%           5月資產小結 ( 2023-05-30) :以後小結盡量在出糧日前記錄,不然不清楚真的現金數 (因為很多時間出糧就會用掉一大筆錢 (家用、還卡數…)。           5月沽清AAPL,個股數量減少至10個、想賣出的ETF為2個。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過去一年) 829,926.60 6.92 8,986.36 財自資產達成% (260萬) 2023/9資產達成% (100萬) 近似年化收益率 (連收息): 31.92% 82.99% -2.24%

5月結:斷捨離的原動力

           夏天已到,雨季也開始了。萬物生機勃勃,又提醒了我當初想要整理、斷捨離的原因:蟑螂。          其實我人很簡單,就算東西有點亂、有點多,還能生活,但如果是討厭蟑螂的人,就恐怕不行了。這個世界上我最討厭的生物排名:1. 蟑螂、2. 人類、3. 蚊子。這個排名維持了好幾年了,暫時還沒更新,也因為我能接觸到的種類有限,也許將來會不一樣也說不定。          當年我應該還在中學,就飽受家裏蟑螂為患之苦,因為有家人有點囤積傾向,愛買、不太捨得扔東西,還比較懶得整理和清潔。 當時我就本着,客廳、廚房髒就髒吧,我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間,那麼蟑螂最不愛去的就是我的房間,有點獨善其身的意味,開始了我的整理之路。           沒想到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在努力着。          2023年用的方法是記錄所有物品的入和出,丟掉/捐掉/送掉(下統一稱丟掉)的物品要求自己是每日一件 (如果某天沒丟就之後補回),目前到5月15日是符合進度的,已丟掉135件。但買的(包括送的、贈品、免費取的)也有86件,所以實際減少只有49件。          明顯的無用物品已扔得差不多了,剩下是許多扔了好像有點可惜,但實際上確實不怎麼會用的東西。有點不忍扔掉,但心裏還是嚮往那種家裏沒有多餘東西的空間感,和容易打掃、一塵不染的舒適感。          今年是裝修後的第二個夏天,小強就很活躍了,這份生命令真令人佩服…和討厭。哪怕是繁殖能力低一點,也許偶爾見到,還可以和平共處。但牠們還會到處跑、咬、留下分泌物,對物品造成破壞,真令人討厭。          .......          極簡尚未成功,仍需努力。要一塵不染到小強也不來才行。         ...

4月結:不儲錢的一個月

4月到處去玩,儲不了錢,放縱了一回。 4月思考新的儲錢方法:自己煮飯成本就非常低,但就要花時間,4月份煮了兩餐,對比吃外賣慳了至少100多。 不知道為甚麼信用卡的卡數一直都頗多,4月出糧的薪金都不夠全還 (因為要留一些現金付待付的花費,只夠還完上一期的,新的不夠還) ……等5月底出糧後再把所有卡數還掉,不想先使未來錢,以後出糧手動還款,不等自動轉帳日。這樣子比較清晰,實際上剩下多少錢。 政府派的消費補貼金也差不多用完了,6月底是使用限期,用完之後就可以審視一下之後用錢的方式,哪些開支用電子消費、哪些用現金、哪些用信用卡。想要訓練自己不要總是有些沒有計劃的支出。 ========================================================================= 4月資產小結 ( 2023-05-02) :現在每週都買入2股和目標佔比相差最遠的兩隻ETF,慢慢週供投入資金,個股等到目標賣出價,或者於10月或12月做再平衡時將正回報的個股都賣出,進一步增加ETF的比重,目標是20%現金、70%ETF、10%個股 (或者看情況不留個股,80%都是ETF)。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過去一年) 838,211.62 6.84 8,965.58 財自資產達成% (400萬) 2023/1資產達成% (100萬) 近似年化收益率 (連收息): 20.96% 83.82% -2.26% 3月資產小結 ( 2023-04-09) :我由2022年12月開始,美股部份就改為派息自動股息再投資,所以收到的股息沒有太大增加,但增加了不少碎股,之前一口氣將所有股票都設做自動股息再投資,但現在發覺有一些不是打算長期持有的好像就不需要了。 資產總值 開始投資 2017/6/28 - 實際股息 (一年) 839,662.76 6.78 8,965.58 財自資產達成% (400萬) 2023/1資產達成% (100萬) 近似年化收益率 (連收息): 20.99% 83.97% -1.60%

3月結:從思想開始改變,擺脫消費主義

   不知道為什麼,先前也有進行斷捨離,但今次決心好像比先前大,而且有一種「想通了」的感覺。一旦有了這種感覺,對物品的執着減少了,購物欲亦下降了。試下整理這種「想通了」的感覺。          上個月有說:斷捨離、財務自由(擺脫消費主義)、減塑,這三個目標其實是可以同步達成,而且是相輔相乘。這個月的想法還是這樣。          我做了一個計算表,一欄的減少的東西,一欄是增加的東西,目標是2023年開始一天減少一樣(有的時間沒空,當天沒斷捨離,有的時候有空,會斷捨離多樣,但總數是接近這個目標的),而且減少的東西要比增加的東西多,這樣子我的東西就可以慢慢減少,太激進的方法不適合我,暫時很喜歡這個方式,也期盼能成功。          而有時候我也會苦惱,該丟甚麼好呢,雖然有點「為丟而丟」,但其實我是自己明白,我擁有的物品還是太多,而且沒有整理好,所以雖然有個「丟掉」的「任務感」,但還是要逼自己進行,逼自己去思考,有哪些東西是我不需要的,丟掉或送出後,今天的任務就完成了。當一定要決定自己不要的東西時,就會找到,有的東西其實我根本沒在用,只是留着 (因為不想浪費、可能之後能用到…種種原因。)          我也是屬於有點難丟東西的類型,因為不喜歡浪費,所以這樣慢慢地一件一件地思考,可以好好審視自己過去的消費,弄明白自己的內心。          這個月我大致上主力是想要建立我的膠囊衣櫥,但跟朋友去玩又一個不小心,買了三件衣服,如果是按照我膠囊衣櫥的還缺的品項,這三件都不會是我想要買的,算是多花了$300元。其實出去玩買東西也沒什麼不好的,但應該要在出去玩之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那就可以去購物的同事也不會買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了。          4月還要去外遊兩次,希望不要再中消費主義的陷阱了。 ========================================================================= 3月資產小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