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練習斷捨離
總而言之,就是經由整理從「看得見的世界」走向「看不見的世界」。為此,各位要採取的行動就是: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去多餘的廢物
而不斷重複「斷」和「捨」到最後,得到的狀態就是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摘自《斷捨離》一書)
我由大學將近畢業時對前路感到很迷忙,那時接觸到近似斷捨離的概念,啓蒙的其中一本書是《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後又接觸到《我喜歡簡單的生活》這樣接近極簡主義的概念。
我自己的物品估計已減少了一半或以上(單憑直覺,我現在已不太能回想當初的物品數量了,只記得丟了很多很多,會訝異自己擁有這麼多物品。
但我仍是被物品環繞,怎麼收拾東西都還是多,而且自己依然很有購物慾望,不停地買東西。總覺得很多東西都是自己需要的。
現在開始決定再次用心讓我自己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好,看了山下英子的一條訪問片,她的家真的好美好舒服,並不是多大多豪華,而是很有生活質感,物品和物品之間有很多空間,賞心悅目。羨慕的同時也想努力達到她這樣的境界。
目前的做法有二個: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如果真的認為是需要購買的,那麼我買之前就先決定一樣要捨去的東西,以交換物品的空間;
捨:每天捨去一樣不是“我現在需要的東西”;
下載了一個名為Project 365的APP,一天一張圖片紀錄自己捨去的物品,期待365天之後,家裏可以變得更乾淨,另外也會開一個相簿記錄下新增的物品,別讓自己無意識地增加物品。
前幾天香港發生了火災,一家幾乎都死了,希望危殆的屋主能好起來。並不是要批評人家,而是感到有危機,因為我家都好久沒裝修過的,也有很多電器、插頭,先前整晚開抽濕機都試過,其實很危險。再加上家裏雜物很多,決定這次用心斷捨離要全家一起,把不需要的東西都丟掉,換一些適合小戶型的家具。
當斷則斷,當捨則捨,真的是很難的修行,明年4月再來回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