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結:和消費主義脫鈎、斷捨離
股市開始回升,按先前計劃慢慢清倉大部分個股:TSM@97.00清倉2021/12/1~2023/2/2 年回報率20%。聽起來回報率很高,其實之前賣着賣着沒剩多少股了,幾乎等於零回報。算是印證散戶炒賣是賺不了錢的。
有一天起得早,去圖書館看了一本《只買4支股,年賺18%(全新加強版)》,有跳過一小部分(看標題就大概知道的東西)1小時45分鐘看完了。不過其實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早知道的,但KD線就是新知道的東西:
把「 9 天內的股價總波動」當分母,「當天收盤價」跟 「9 天內最低價」的差 當作分子,衡量當天收盤價在這 9 天內來說,股價是強勢還是弱勢。
(出自:https://www.cmoney.tw/learn/course/technicals/topic/484)
這位樂於活大叔的投資心法其實和我現在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以最少的時間、不打擾到我生活 的時間去投資,不過他還會留意股價波動,用K值高低時間去買賣,提高報酬率。其實我也會,但我計劃只會每月出糧投入,用資產比率決定投入在哪個ETF上,如果留意到大跌市再用現金(約20%)加碼,然後每年再平衡一次。
然後這本書最重要的一點是:賺多一點少一點,沒關係,只要有基本的報酬率,開心地過活就好了。大市ETF的投資最大的好處是1. 安心把錢放進去,2. 能有跑贏大市的回報(因為有股息),已經贏過絕大部分的投資者。
最近看多了有關極簡、斷捨離的影片,受到要遠離消費主義的啟發,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其實財自、減塑,是脫離不開斷捨離/極簡的:
- 想要財務自由,首先要學會不買/消費在不需要的東西,遠離消費帶來快樂的模式,實際上就是在進行斷捨離,才能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影響,為了很多欲望而需要無限的金錢,最終不管有多少錢都無法達到自由的狀態;
- 一直以來都覺得人類的生活為地球帶來太大負擔,各種基建、耕種、蓄牧影響已經很大,但尚算生活所需;但很多日常必需品,在商家、廣告商的努力下,不知不覺變成了消費品:衣、食、住、行、教育、玩樂…… 所以現在不斷生產的商品中,有許多我會視之為垃圾 (價格低廉、質量差),一度搞不懂商家為甚麼要生產這些東西,為甚麼電子產品壽命變短,寧願商家認認真真生產能用很久的物品,即使價格很貴,那樣對環境的負擔會低很多,造一件衣服、一雙鞋子很貴,那麼就會很愛惜地使用,破損也會先去修補,以前的人們就是這樣生活的,而現在這些生活必需品,成了消費品,所以必需一直出新款,吸引人們買他們根本不需要 / 不需要那麼多的東西,賺更多的錢,賺無限的錢。認清甚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用以前的人的生活方式去過活,那就自然地是在減少對環境的傷害了。
所以我「又」要開始斷捨離了,這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第幾個月、第幾年開始了,其實幾年前接觸到斷捨離(最早是怦然心動)、極簡這些概念時,確實有一定幫助我自己去執捨東西,但幾年過去,卻依然是有我自己感覺過多的量的物品,也因為空間不大,所以放置了那麼多東西(因為有持續增加和丟棄),還是感覺很擠擁。
這次我對斷捨離的體會又增加了,是不是會比上次更成功呢?
本月想要調整作息,可以做到的原因是因為最近晚上基本沒出去鍛練,但拖延的原因,每晚的睡眠時間就好像股市一樣浮動LOL...
=========================================================================
2月資產小結(2023-02-28):股市稍為回升。
1月資產小結(2023-01-31):股市稍為回升。
留言
張貼留言